杨振宁父母:留美博士与小脚太太,指腹为婚,相濡以沫,相爱一生

我们在戏剧中经常听到“指腹为婚”这个词,杨振宁的父母就是指腹为婚。

那年,杨振宁的爷爷生病,请郎中罗竹全来医冶。治病之余,两人聊起天来,原来两人的夫人都在怀孕。他俩商定,一家生男,一家生女,就结亲家。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杨家生男,罗家生女,亲事就订下来了。

这听上去很荒唐,但是过去这样的婚姻很多。

罗家和杨家都是小康之家,算得上门当户对。在那时的人们看来,门当户对就意味着成长环境基本一致,三观比较吻合,能凑合着过日子。

至于两个人会不会有感情,人们不在意,过去的婚姻是不讲求感情的。

这种情况在上世纪初发生了改变,有些留洋学生接受了西方文明的洗礼,开始追求恋爱自由,对自己的父母给订的小脚妻子,百看百不顺眼,要么把结发妻子冷落在一边,要么把结发妻子一脚踹掉另觅新欢。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一位留美博士,长期担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数学系主任或代主任,他风度翩翩,一表人才。杨振宁的母亲罗孟华是一位裹着小脚的家庭妇女,相貌平平,仅读过几年私塾。他俩的反差之大,不亚于胡适与江冬秀。

但是,他俩幸福恩爱地过了一生。

在那代知识分子之中,像他俩这种反差极大,还能一生忠贞不渝的,虽不能说凤毛麟角,反正不太多。


杨武之的父亲杨邦盛是晚清秀才,早年当私塾先生,后来成为段芝贵幕府一名负责文书的笔札,积蓄了一些钱,他的弟弟杨邦瑞经商也挣了些钱,兄弟两人合买了一座七进大宅,前三进租给一家药店,后四进自住。日子过得很兴旺。

不幸的是,杨武之九岁时,他的母亲去世了。

杨邦盛痛失爱妻刚两年,事业上也遭受挫折。段芝贵失势,杨邦盛只好回家赋闲。第二年,杨邦盛心想,自己正值壮年,整天闲着也不是回事,就想去沈阳谋个事做,不幸在旅社染上鼠疫去世。

十二岁的杨武之父母双亡,与弟弟克歧一起跟着叔叔婶婶一起生活。


杨武之性格沉静,聪敏好学。1914年,他从安徽第二中学毕业,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以后他成为安徽省立二中教员,因为不满学校风气,他不久就辞职,到安庆中学任教。

工作第二年,杨武之与罗孟华结了婚。

三年以后,他们的长子杨振宁出生。

杨振宁出生的时候,杨武之正在安庆当中学教员,安庆旧称怀宁,他给儿子取名为“振宁”。杨振宁有个大大的脑门,两只眼睛滴溜溜转,一看就是个高智商孩子。

1923年春天,杨武之考取安徽省官费留学生,不久,他踏上去美国留学的路。罗孟华抱着仅九个月的儿子杨振宁,依依不舍地送别丈夫。

杨武之先是在斯坦福大学取得学士学位,第二年秋天转到芝加哥大学研究代数学和数论,四年后获得博士学位。

杨武之走后,罗孟华与杨振宁相依为命。那时军阀混战,合肥是军阀们抢夺的目标,城内外经常传来枪炮之声,罗孟华就抱着小振宁到乡下或教堂里东躲西藏。

丈夫不在家,罗孟华承担起教育儿子的职责来,她用她有限的知识教育杨振宁。杨振宁四岁那年,罗孟华教杨振宁认字,一年教杨振宁认识了三千多字。杨振宁说:“现在,我所认识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目的两倍。”

杨振宁五岁时,杨家请来一位私塾先生给孩子们上启蒙课。先生教的是《龙门鞭影》,杨振宁很快把书背得滚瓜烂熟。


丈夫一去五年,罗孟华表面上不露声色,内心里非常绝望。

她听说很多喝过洋墨水的留学生们看不上原配,另娶年轻漂亮时尚的女子为妻。罗孟华原先就觉得有点配不上丈夫,如今丈夫成为留美博士,两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她觉得丈夫很可能在外面已经有年轻漂亮的女人了。

罗孟华一边抚养着杨振宁,一边想,如果丈夫带回来别的女人,跟她离婚,她怎么办?

她不想增加娘家人的负担,她想找个收留她的地方。

在她家不远处有座天主教堂,教堂里收留无家可归的女人。罗孟华跟教堂里的修女说好,她将来被丈夫休出家门,就带着小振宁到教堂里去生活。

五年后,当罗孟华收到杨武之的书信,让罗孟华带着杨振宁到上海去接他时,罗孟华激动得泪流满面。

罗孟华带着六岁的杨振宁去迎接丈夫。杨武之穿着一身西装,看上去更帅气了。杨武之看着已经虎头虎脑的儿子,问杨振宁读了什么书。杨振宁把《龙文鞭影》背给杨武之听。杨武之听了很高兴,拿了支自来水笔给杨振宁当礼物。那时自来水笔还不多见,可把杨振宁高兴坏了。


杨武之回国以后聘到厦门大学任教,他带着罗孟华和杨振宁到厦门住了一年。第二年,杨武之应聘到清华大学任教。杨振宁在清华园度过了美好的少年时代,他是一个孩子王,整天带着邓稼先等一群孩子淘气。

杨武之与罗孟华又生了三子一女——杨振平、杨振汉、杨振玉和杨振复。

罗孟华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杨武之经常向人夸耀妻子能干,告诉人们娶妻就娶罗孟华这样的。

丈夫肯定自己,罗孟华很高兴,但她看到很多教授夫人都是大学生或留洋博士,自己没什么文化,经常感到很自卑。有一次杨武之去打网球,学校教工通知他去开会,罗孟华只记住了开会地点,没记住开会时间,杨武之责任罗孟华文化低,一个通知都转述不明白。

几天以后,杨武之发现罗孟华胳膊上咬的血印,他问罗孟华是怎么回事。罗孟华说她恨自己家穷,没钱供她读书。杨武之深悔自己说话鲁莽,从那以后再不说刺激妻子的话。

杨武之说:“夫妻应始终如一,胡知之从来不嫌弃他的小脚太太,我很赞成他。”

实际上,杨武之比胡适做得好,胡适虽然没有嫌弃江冬秀,但是一生绯闻不少。杨武之与罗孟华是真的敬重。

罗孟华也比江冬秀做得好,江冬秀喜欢打牌,交际,罗孟华把全部心思放在家务上,给丈夫孩子做好后勤。


抗战爆发以后,杨武之带着家人回到合肥住了一段时间,然后他带着家人取道越南到达昆阳,任教于西南联大。

他们租了一所民房居住,由于物价飞涨,物质匮乏,他们的生活非常清苦。罗孟华毫无怨言,她精打细算,操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抗战胜利以后,杨振宁考取赴美留学生,启程的那天,罗孟华忍住没有掉一滴泪。父亲送杨振宁去坐车,杨振宁上车跟同学们聊天,过了一个多小时,他往窗处一看,只见父亲还在路边站着,杨振宁的眼泪忍不住落了下来。

杨武之热爱传统文化,喜欢下围棋,喜欢唱京剧。他回国以后,一面教杨振宁英文和天文、数学知识,一边教杨振宁背唐诗、朝代名、天干地支。杨振宁上初二的那个暑假,杨武之请来一位历史系老师给杨振宁讲了两个假期《孟子》,他想在儿子心里种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

1957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武之非常高兴。晚年的杨武之饱受糖尿病困扰,他还是三次去国外探望杨振宁,给他讲国内的变化。

1973年,杨武之在上海去世,享年77岁。

他跟儿女们说:

我一生清白, 教书为业, 我同妈妈共同抚养你们五个子女, 除五弟振复外, 个个都是人才。大哥天资聪颖, 得天独厚, 又刻苦努力, 竟集学问之大成, 成为世界级的科学家, 已对人类作出重要贡献, 为中华民族争光。我们的祖先, 必会含笑於九泉。我无愧社会, 也无愧祖先, 我想我也对得起妈妈和你们。”

杨武之一生爱国爱家爱妻子爱孩子爱事业,是个品质上接近完美的男人

杨振宁认为他在学术上是受父亲的影响。

他说:

我的物理学界同事们大多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也许因为受我父亲的影响,我较为欣赏数学。我欣赏数学家的价值观,我赞美数学的优美和力量:它有战术上的机巧与灵活,又有战略上的雄才远虑。而且,堪称奇迹中的奇迹的是,它的一些美妙概念竟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

在精神气质上,杨振宁认为他是受母亲影响。

他说:

母亲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从个人出发,她从来都把丈夫与孩子放在第一位。对她来说,这是绝对的一件事。我想,人的思想如果把一件事情变成绝对化以后,就变成一种力量,我从我母亲身上就感受到了这种力量。

最后说说杨振宁与翁帆。

杨振宁与翁帆的婚姻虽然被人们诟病,其实两人除了年龄相差较大,并无可以指责之处。杨振宁是在夫人杜致礼去世以后与翁帆交往,翁帆与年轻时的杜致礼外貌相似,让他有熟悉感。

杨振宁在与杜致礼五十多年的婚姻之中是位忠实的丈夫,仅此一点,就把很多男人甩在身后

声明: 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2023-11-21 21:29
下一篇 2023-09-10 11: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