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视频涨粉500万,这剧高开疯走

一个身着汉服的女孩儿,正背着包袱在街上狂奔。

她的周围不是红墙绿瓦,而是一片英式建筑。

你以为灰头土脸的她是个盗贼?不,她正在逃避盗贼们的追捕。

这个女孩儿,真身其实是一盏来自中国的玉壶。

她刚刚从大英博物馆逃出来,一边躲避追捕,一边寻找回家的路。

可惜在外流浪太久,她已经忘了回去的路该怎么走。

这时玉壶不小心撞到了一个青年。

黑头发黄皮肤再加上一口流利的中国话,玉壶瞬间确定青年就是中国人。

本来走投无路的她重新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玉壶立刻抱紧家人,请求青年带她回到中国。

朝夕相处几日之后,青年看到大英博物馆的文物丢失公告,终于相信了玉壶的话。

于是他决定带这盏在外漂泊多年的玉壶回到故土。

而这盏出逃的玉壶身上却背负着令人泪目的使命……

以上内容就是近期火遍全网的自制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中的情节。

由于题材涉及大英博物馆,预告刚一放出,就迅速冲上了热搜。

观众们翘首以盼,对它充满了期待。

短剧上线之后,却因自制剧的制作缺陷问题引发了部分争议。

有人觉得演员的演技难以带入,有人接受不了后期配音。

然而这个两集加起来不到十分钟的短剧,却让央媒、官媒相继点评,发布视频的账号也在第一集播出后就全平台涨粉500万。

这么一个小短剧为啥会受到这么多的关注?

重点在于片名《逃出大英博物馆》,短短几个字,让这个短剧的存在意义大于内容本身。

网上有这么一句话“没有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是西方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据其官网资料显示,大英博物馆中,来自中国的藏品已经多达23000多件。

想必每一个中国人都清楚这些藏品的来源。

(电影《火烧圆明园》)

“大英博物馆”这五个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一段永远无法忘记的耻辱历史。

充斥着蛮夷烽火的近代史,是华夏几千年文明史上无法抚平的伤痕。

那些在战争中被掠夺的文物,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电影《火烧圆明园》)

它们在历史书上的记录可能只有寥寥几行文字描述,是一千多万件流失文物的组成单位,却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族记忆中的隐痛。

被盗走的文物也不仅仅是文物,而是古中国关于人类文明的记录。

被掠夺的财富也不仅仅是物质财富而是精神财富。

文物一日不回家,国人一日意难平。

(《女史箴图》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然而最可怕的还不是文物被掠夺,而是文物可能会永远消失。

今年八月,英媒报道称大英博物馆一批黄金和珠宝文物在储藏室被盗。

丢失藏品的年代跨度从公元15世纪到19世纪。

盗窃事件发生后,引发全球范围的争议,大英博物馆馆长也因此引咎辞职。

然而这并不是大英博物馆第一次失窃。

据英媒报道早在上世纪70年代大英博物馆就发生过硬币和徽章被盗的事件。

2002年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希腊雕像被盗;

2004年15件中国文物被盗,文物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700年至1400年;

2011年一枚价值75万英镑的钻戒丢失,而失窃消息直到六年之后才被曝光。

然而能够被报道出来的失窃文物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大英博物馆有八百多万件展品,平时展出的大约有八万件。

除了展出的文物之外,其余很多藏品都没有编号,就连他们自己都查不清到底丢了多少东西。

这些失窃文物早在前几年已经在公开销赃了,而且还是被贱卖的。

大英博物馆想要追回这些原本就不属于他们的文物,堪称希望渺茫。

大英博物馆失窃文物数量已经超过2000多件,给很多国家敲响了警钟。

除了中国之外,希腊、埃及其它国家也对本国文物在大英博物馆的安全性存在质疑,要求归还文物。

面对如此情况,大英博物馆还在嘴硬,仍旧用《大英博物馆法案》当令箭,拒绝归还。

让人不免怀疑这些盗窃事件,很有可能是大英博物馆为了避免文物被追回而自导自演的一出戏。

很多人意识到,本国文物继续在大英博物馆展览下去,很有可能永远都回不了家。

一时之间#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的话题引爆网络。

人们在为争取文物回归而发声,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场漫长的“战争”。

而《逃出大英博物馆》让文物自己回家的立意点,恰好戳中群体情绪,引发了集体共鸣。

从制作方面来看,本剧剧情很简单,和常规的影视作品对比,确实略显单薄。

不过观众看这个短剧,重点不是剧情也不是演技,而是它存在的原因和意义。

短剧最初的创意来源于一个网友评论。

自媒体博主将文物拟人,逃离大英博物馆作为灵感进行创作。

即便成品本身存在制作上的争议,但其中设计的某些细节,还是精准踩中了中国观众的痛点。

比如玉壶遇到的那位中国青年名字叫作“张永安”。

这个名字取自于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宋代磁州窑“家国永安”题记枕。

瓷枕上的“家国永安”四字是古人对国泰民安的美好希冀。

如今家国已安,瓷枕却流落在外,无法得见国家的繁荣盛景。

玉壶遇见张永安时,一直强调自己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的身份。

是因为大英博物馆展出的每件藏品,都会被冠上冷冰冰的编号。

被改名换姓后的藏品,从此失去了自己的身份。

每件藏品介绍牌上的“made in china”是它们和故土唯一的联系。

玉壶不断强调身份是想通过中国名字获得身份认同,渴望在异国与远方的家乡产生更多联系。

当她听到张永安说“哪儿来的回哪儿去”时,表现得十分惊喜。

她把这句不耐烦的情绪表达当成了回家的希望,以为自己从中国来真的能回到中国去。

玉壶跟着张永安回到住处后,看到宽敞的房间忍不住感叹说“这么大的柜子只住两个人”。

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说大英博物馆展品之多。

玉壶只是万千展品中的一个,它和其他珍贵的文物一样挤在逼仄的柜子中。

它们在博物馆里的陈列方式不像是被展览的文物,倒像是被出售的商品。

玉壶睡觉时蜷缩的姿势,是对大英博物馆商品式展览的指控。

摘下的发钗也被玉壶摆成了在大英博物馆见过的展览式摆放方式。

《逃出大英博物馆》立意是呼吁文物回归。

不过短剧中的这盏出逃的玉壶并不是文物,而是2011年制作完成的现代工艺品。

它的制作者是苏州玉雕(江苏省非遗文化)的传承人。

据玉壶的制作者介绍,最初同意大英博物馆收藏玉壶,是想传播中国的非遗文化。

那既然是现代工艺品,为什么逃出大英博物馆的不是其他文物,而是这盏玉壶?

短剧的制作者称,他们知道玉壶是工艺品,之所以选择玉壶,是有其他用意。

根据第三集更新的内容,可做出以下合理推测:

大英博物馆里中国文物的来源被近代史记录得明明白白。

它们被装进强盗的口袋,被锁进黑暗的箱子,飘洋过海来到这里,根本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

而玉壶是通过正规渠道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所以只有她知道回家的路线。

前面介绍剧情的时候说过,玉壶是带着任务出逃的。

第三集中,玉壶的任务终于揭晓。

她来到了中国的博物馆,帮困在大英博物馆中的文物们给亲朋好友送来了家书。

文物们在家书中诉说着分别的愁肠和对故土的思念。

同时所有远离故土的文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希望“家国永安”。

任务完成之后,玉壶执意回到大英博物馆,张永安问玉壶是不是回去带文物们出逃。

玉壶却说“中国人不做偷鸡摸狗的事”“我们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的回家”。

此处结局的设置说明,选择玉壶是因为只有她记得回家的路,能帮文物带家书回来。

而不选择其他文物作为主角,则是为了结尾的点睛之笔。

那些被抢去异国的文物,从大英博物馆回家的方式,只会选择最光明正大的那条路。

在未被正式归还之前,它们不会以其他任何方式走出大英博物馆。

片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实则是要那些文物堂堂正正被归还。

短剧中设计的这些细节,处处控诉着大英博物馆的罪状,也激起了观众的情绪。

《逃出大英博物馆》如今爆火出圈,不仅仅是因为大英博物馆被盗事件,而是无数期待文物回归的中国人共同成就的。

(大英博物馆“晚清百态主题展”展品)

它撞上大英博物馆被盗事件的关口,成为让更多人关注文物回归的一根引线。

不过它不是第一根引线,也不是唯一一根,而是千万根引线中的其中一根。

《逃出大英博物馆》爆火之后,和其余万千根引线一起,共同点燃了每个国人心中潜藏已久的怒火。

#逃出大英博物馆#和#文物拟人化#成为了自媒体平台的热门话题。

有人花费6个月拍摄《敦煌遗书》,让文物拟人化,跨越1万公里,从大英博物馆回到敦煌。

有人模仿被困在大英博物馆中的文物,呼唤同胞接他们回家。

甚至还有埃及小伙被《逃出大英博物馆》感染,模仿埃及法老雕像。

越来越多的人为呼唤文物回归而发声,形成了全网热潮。

目前看来,这种现象并不是短期热度,它将会成为一个长期话题,直到所有文物全部回归。

虽然不知道这股热潮会不会对文物回归产生实际影响,但是呼声存在的意义已经大于了作用本身。

最后由衷希望文物们不再流浪异乡,早日回归故土。

看到最后的家人们,如果恰好认同我的观点,那就请留下一个点赞、关注吧~

今天就说到这里,我们明天再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梅子

声明: 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2023-11-21 21:29
下一篇 2023-09-11 04:3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