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网红“过早老街”焕新了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3日讯 路面换上带有汉口历史风貌特色的井盖,增设街道特色小吃导引,近日,武汉网红“过早老街”——山海关路焕新,以全新风貌迎接八方来客。

改造一新的山海关路。记者李永刚 摄

12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山海关路,在中山大道的道路起点,“山海关路”几个字的特色标识引人注目,旁边增设网红早点店的指引,如双黄牛肉面馆、燕子煨汤、李记鸡冠饺等,路过的市民游客纷纷驻足,认真观看,寻觅最想去的美食店。

山海关路中山大道路口,设立了路名牌和指示牌。记者李永刚 摄

作为武汉市汉口历史风貌区设计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改造完工的道路之一,国庆期间这条不足500米的老街,日均人流量突破万人,改造后的道路更为“美食之旅”加分。

全新的道路“留客”、“容客”能力明显大增。金三角吊子煨汤店主邓女士告诉记者,街道未焕新之前,部分道路路面有些破损,门店门口、人行道都比较窄,有时候排队的顾客多了,大家都没地方落脚。如今改造后,店铺门前平平整整,雨棚下的桌子稳稳当当,让游客们能更好地品尝武汉美食。

记者行走在山海关路上,路面宽敞平整,行人、车道划分精细,各家美食店门口能轻松排队;特别是重新刷黑的道路,排水能力显著增强,行走其中闲庭信步。值得注意的是,独具一格的路面井盖,有“汉口历史风貌区”的字样,还设计有武汉关、京汉火车站等元素,“汉口特色”满满,让道路景观锦上添花。

定制的“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污水井盖。记者李永刚 摄

该道路由中交二航局与中国市政中南设计院联合承建,作为汉口历史风貌区项目中首条施工道路,道路设计全长446.5米,街道最宽处22.9米,最窄处13米。设计以重现市井烟火,展示传统街道生活风貌为目标定位。

项目负责人王谦介绍,道路在资源紧张的条件下,优先遵循“慢行设计”的理念,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地域文化特色。

改造后的山海关路,拓宽了人行道,打造慢行空间。记者李永刚 摄

在江岸区建设项目管理中心的指导下,中交二航局联合设计方中国市政中南设计院,以“慢行化、特色化、安全化、集约化”为核心理念,改造后的山海关路强化行人、非机动车的人性化合理的尺度空间,扩宽人行道、自行车道,以慢行道路网络串联,提取街道饮食元素,融入街道铺装、景观小品、城市家具设计之中。

据称,路面下方的管线通道已全面完成,即将实现“线网入地”,让城市上空更整洁,后续还打造集成灯杆、交通标志牌、5G小基站、杆线、箱柜等的市政设施,完善标志、标牌和防护设施。

据悉,后续还将对胜利街及附近其他8条道路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提升片区形象和功能品质,完善区域配套设施,展现汉口老城区的历史风貌,彰显历史文化积淀,推动文旅品质提升。

(长江日报记者龚萍 通讯员武志鹏 黄树)

【编辑:赵可】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声明: 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2023-11-21 21:29
下一篇 2023-10-15 05: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