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一周大事件

7.22【★★★★】基金申赎基金份额申赎情况大曝光!

随着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完毕,期内基金份额申赎情况也浮出水面。

根据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各类型基金(含联接基金)期末总份额为25.15万亿份,比上季末净增1.06万亿份,增幅达4%。

分类型来看,货币基金仍然是期内净申购最多的基金产品,净申购达5369.88亿份。一季度出现缩水的债基,在二季度净申购了4728.37亿份。而同样在一季度出现缩水的混合型基金、FOF基金,二季度却持续“失血”,合计净赎回超1700亿份。

基金公司方面,有33家公募基金旗下产品二季度净申购份额超百亿份,1家公募公司旗下产品净赎回超百亿份。

此外,二季度共有18只主动偏股基金净申购超过10亿份,具体来看,业绩表现稳健或由明星基金经理管理,是这类产品受到资金青睐的主要原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部分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在二季度净赎回数额居前。

7.22【★★★★】公募基金二季报已公布完毕,基金整体亏损达2200亿!

7月21日,公募基金2023年二季报已全部公布完毕。受二季度股票市场持续调整影响,基金整体亏损达2200亿。

这一亏损幅度也直接影响了2023年上半年的基金赚钱效应,不过公募基金整体仍是获得超千亿的盈利,上半年整体盈利1410.81亿。

从各类型基金来看,混合型和股票型是此次亏损的两类主要基金,其他债券型、货币基金、商品型基金、FOF等各类型产品均在上半年实现盈利。

7.20【★★★★★】基金季报多位绩优基金经理季报出炉

本周,公募基金2023年二季报集中披露,一些绩优基金经理调仓换股以及对后市看法出炉。

金元顺安基金经理缪玮彬在二季报中表示,看好股票资产未来的相对风险收益比,股票的估值水平依然能够提供非常好的安全防御,同时经济环境前景和政策环境前景为企业经营改善创造了可能性。

英大国企改革主题张媛在二季报中表示,下半年政策空间充足,内外部环境配合之下,财政、货币乃至产业政策虽不必以大力推动经济增速为目标,但有助于稳定明年的增速预期。未来将筛选主题下经营业绩优异、竞争优势明显、改革预期强烈的优质品种,以期为投资人提供超越主题增长的收益。

易方达供给改革基金经理杨宗昌在二季报中表示,看好智能化相关零部件以及困境改善的白马型公司两方面。持续关注受益于供给侧改革、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坚持在熟悉的行业内把握投资机会。

7.19【★★★★★】基金销售超150亿巨资认购!独家重磅!超级巨头进军基金销售,又有大消息!

抖音翘首以盼数年的代销基金业务牌照或许正渐行渐近。

中国基金报记者独家获悉,近期抖音联合部分头部基金公司进行了基金销售的相关测试,并且与一些公司共同探讨未来基于抖音生态开展基金销售的业务模式。另据了解,抖音已经做好基金销售前期准备工作,静待业务资格正式获批。

具体代销业务开展而言,抖音入局基金销售的第一步便是牵手基金公司旗下货币基金,后续再逐渐扩展到非货代销业务领域。

业内预计,作为一线互联网流量平台的抖音一旦获得资格并全力拓展财富业务,势必搅动现有基金销售格局的“一池春水”。在电商平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代,拥有庞大流量、年轻客群以及动辄数亿量级日活的抖音,也将成为各家公募“必争之地”。

7.17【★★】基金业绩次新基金业绩分化明显!成立仅隔一天,业绩竟差6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不定,次新基金业绩分化明显。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成立的次新基金自年初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2.5%,首尾业绩相差65.54个百分点。

Wind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共有181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成立(不同份额合并计算)。截至7月14日,上述次新基金成立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2.5%。其中,有406只基金成立以来的收益为正,占比约30.39%。

这些次新基金的业绩分化明显,首尾的业绩差超过65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成立于去年12月16日的嘉实信息产业A,累计收益率高达43.04%;而排名最后的是一只成立于去年12月15日的科技主题基金,其净值的跌幅已经达到22.51%。

两只基金成立时间仅相差一日,业绩差异达65%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是投资组合配置方向不同所致。嘉实信息产业重仓持有TMT领域个股,在ChatGPT 引领下,TMT 板块成为今年 A 股的靓丽风景线,相关基金产品业绩亮眼。而业绩垫底的科技主题基金重仓多只新能源产业链个股,今年以来表现欠佳。

7.17【★★★★】基金公司动态解约潮涌!一年26家基金管理人官宣与基金销售机构“分手”

这边是基金公司密集和部分销售渠道“分手”,创出历史高潮;那厢却是头部销售渠道市占率不断提升。

中国基金报记者发现,截至7月15日,今年以来合计有26起基金管理人和部分销售机构终止合作情况,与往年同期相比,基金公司对销售机构的清理明显加速。部分小型基金销售机构也在黯然离场,在清理小型销售渠道的同时,大的基金销售渠道的市占率在不断提升,一季度末“100强”数据显示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未来头部基金销售机构将呈现强者恒强格局。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监管要求的提高,一些代销机构可能面临较大的挑战,这也给优秀的代销机构提供了机会,通过提高专业能力、提供优质服务来脱颖而出,也有利于投资者获得更高质量的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费率新政或将加快基金代销机构优胜劣汰趋势,长期来看,有利于整个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

7.16【★★公募基金基金费率改革,深度解读来了!

日前,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正式落地。除了已经公布降费的头部基金公司旗下产品,目前一些中小基金公司也根据监管安排,正在积极推进降费的各项准备工作,基金降费改革在行业正在渐次落地。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基于投资者总成本角度的基金总费率改革,监管部门针对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三方服务机构等,分步骤推行全方位改革,一场对基金行业生态影响深远的基金费率改革,正式拉开帷幕,我国基金行业也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周五(7月21日),上证基金指数收报6487.80点,涨0.02%。乐福基金指数收报7001.65点,涨0.04%;深证ETF基金指数收报1399.40点,涨0.04%。

本周数据有三个方面较为突出:据港交所在社交网站发布的消息,7月19日香港市场ETF成交额创新高达336亿港元,ETF南向通成交额亦创新高达144亿港元;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债券ETF年内日均换手率平均值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36个百分点;在7月6日单位净值首次跌破了0.5元,截止7月13日其净值为0.4999元,具体如下:

7.20【★★★★】基金规模336亿!香港市场ETF成交创新高

据港交所在社交网站发布的消息,7月19日香港市场ETF成交额创新高达336亿港元,ETF南向通成交额亦创新高达144亿港元。

香港市场ETF成交创新高的同时,南向资金净流入也创下年内新高。虽恒指19日跌0.33%,恒生科技指数跌幅0.35%,但当日,南向资金净流入近165亿港元,创下年内纪录,显示出南向资金对港股的看好态势。

据港交所介绍,中国香港于1999年发行了第一只ETF。2023年一季度,香港市场ETF日均成交额在150亿港元;截至一季度末,ETF的总规模为4070亿港元。

7.16【★★★★】ETF基金交投活跃度大增,这类ETF火了

与权益ETF产品相比,当前债券ETF仍属于偏小众产品,不过,受权益市场表现持续震荡等因素影响,债券ETF也开始成为资金新宠,年内规模出现显著增长,交投持续活跃。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债券ETF年内日均换手率平均值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36个百分点。其中,最高一只产品上证可转债ETF年内日均换手率145.22%,与去年年同期相比提高超105个百分点。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对于ETF产品来说,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非常关键,活跃度高低直接影响着投资者交易ETF的便捷性和投资意愿。未来随着债券ETF活跃度的提升,或将吸引更多资金参与到ETF交易中来,促进债券ETF市场持续扩容。

7.16【★★银行理财巨亏超50%!这次是银行理财

在权益市场的波动中,近期首只净值“腰斩”的权益类银行理财子产品出现了。

近期,光大理财旗下的“阳光红卫生安全主题精选”理财产品,在7月6日单位净值首次跌破了0.5元,截止7月13日其净值为0.4999元。为什么这只权益理财产品运行三年亏损超过50%?当下我们该如何看待权益类理财产品?

7.16【★★★★】基金费率又有多家出手布局浮动费率基金!

继首批3只与规模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产品和8只与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产品正式报会之后,行业内又有公司行动起来。

据悉,近日,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上报了名为“新机遇同享”的三年定期开放混合型基金,或也是一款浮动费率基金。而从目前了解到,不少基金公司也较为积极,在摩拳擦掌。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浮动费率基金是对现有产品体系的有益补充,能够进一步丰富投资者的选择。期待浮动费率基金能够实现投资者与管理人的共赢。

7.20【★★★★】明星基金经理林英睿、朱红裕最新发声

今年以来A股市场行业分化加剧,除了AI、中特估等部分赛道受到资金青睐之外,传统白马股持续承压,偏股型基金指数收益年内收益已经跌超4.6%,这样两级分化的市场对于很多知名基金经理而言也是不小挑战。

不少基金经理也在二季报中坦诚目前基金持仓面临的压力,同时也借着二季报披露的时间窗与投资者交流目前所思所想。

广发基金林英睿就直言,二季度组合的表现属于“极度不舒服仅能用基本面数据说服自己坚持”的极端境遇,但他仍告诉投资者:当前经济处于底部震荡向上,市场处于底部低估的状态,而组合处于相对回撤和绝对回撤均较大的状态,如果现在不积极起来还要等何时?

招商基金经理朱红裕更是加快了建仓节奏,他管理的招商社会责任混合基金成立于4月末,仅仅2个月时间股票仓位就已经达到94%以上。他也在二季报中透露了对于未来权益市场审慎乐观的看法。

7.16【★★★★★】公募基金动态多家公司积极筹备!REITs指数基金要来了?" data-linktype="2">

在万亿级REITs市场上,二级市场制度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环,REITs相关指数基金也是这一环节的重中之重。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多家基金公司正在积极筹备REITs指数基金,不少公司更是已经向交易所递交申请函。

但也有业内人士提到,REITs指数基金的推出还需要统筹考虑标的数量,是否满足指数基金开发指引相关要求,二级市场流动性等因素,可能距离正式推出还有一段时间,最终推出时间将取决于监管统筹安排。

在海外市场,REITs指数基金已经成为一类较为成熟的配置工具,截至2022年9月,全球REITs ETF产品数量超过106只,规模超过992.41亿美元。作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的资产价格指数,未来,国内REITs指数基金的推出不仅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配置一篮子REITs的投资工具,分散投资风险,优化投资组合,还可以进一步活跃REITs市场,支持REITs市场发展。

7.16【★★★★】基金公司动态二级市场震荡下,REITs大举增持来了!

关键时刻,又有REITs行动起来!

在REITs产品二级市场震荡之下,不少REITs产品的原始权益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基金管理人出手增持。平安广州广河REIT日前也宣布,基金原始权益人之一致行动人增持,金额不超过8000万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原始权益人增持、基金管理人主动信息披露等行动对于维护市场稳定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市场情绪扭转可能还需要价值凸显、增量资金入市和运营基本面大幅改善等因素发挥作用。

7.16【★★★★】公募基金动态基金封闭期,基金经理却离职了!业内呼吁…

所管基金还在封闭期内,基金经理却离职了!日前,一位华南公募旗下基金经理宣布卸任所有基金产品,其中有只两年定开产品尚未迎来第一个开放期。关于基金经理在产品封闭期离任的话题,再度引发关注。近日,一位华南公募基金经理宣布辞职,放弃管理所有基金产品,其中包括一只尚未迎来第一个开放期的两年定开产品。这引起了人们对于基金经理在产品封闭期离职的讨论和关注。

在多位受访人士看来,投资者认购封闭型基金大多出于对基金经理个人的信任,才愿意牺牲流动性换去收益。基金经理尤其身居要职的核心人员中途离任,对持有人信心有所打击,也影响基金管理人品牌形象。

业内呼吁,处于持有期和封闭期的产品,最好对基金经理因个人原因离职采取一些限制或制约。或在基金经理离职时,应该暂时打开赎回,给持有人一个自由选择机会。

7.16【★★★★】公募REITsFOF火线“驰援”!公募REITs正迎来新的投资者

中国基金报记者发现,目前易方达、南方、银华、东方红资产管理、天弘、招商等基金公司纷纷宣布,旗下FOF基金可投资公募REITs并修订相关合同。这也意味着,FOF产品的投资范围扩宽,有助于优化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比,扩展产品投资边界。

投资REITs在丰富FOF配置工具的同时,也考验FOF管理人的REITs投资能力。目前行业内也有不少基金行动起来,旗下FOF投研团队将加大对REITs投资价值的分析研判力度,结合REITs的特点建立相应的投资模型。

业内人士表示,从投资角度看,当前公募REITs市场风险释放已较为充分,长期投资价值显现。此次FOF基金入场公募REITs,能从一定程度上为REITs引入新的“活水”。

7.16【★★★★】私募基金私募重磅法规!8000字最新解读!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简称《条利》),受到瞩目。《条例》共计七章六十二条,重点规定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作为私募行业首部行政法规,完善了私募基金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标志着行业进入新发展时代。市场人士认为,《条利》带来积极影响,有利于私募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发挥其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等功能,还将保护投资者,降低投资风险,加强信心。

据了解《条例》将从今年9月1日起施行,作为私募行业首部行政法规,其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完善了私募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标志着私募行业进入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的新阶段。

“《条例》是对私募行业十年发展和监管经验的总结,完善了私募基金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自律规则一系列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条例》的出台是基金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私募基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重阳投资总裁汤进喜告诉记者。

7.16【★★★★】私募基金动态明星百亿私募众生相:有产品最惨两年亏损近30%

今年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鲜明,百亿级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今年以来的产品业绩显示出巨大分化,首尾相差31个百分点。基金君发现,尽管部分百亿私募今年靠把握AI行情,收复了前几年的失地,但仍然有多家百亿私募今年仍然“逆风”,有的甚至亏损10%以上。

如果拉长时间看,近一年、近两年和近三年,明星百亿私募却有多家旗下产品亏损巨大,有的甚至两年亏损近30%。为何曾经的明星却成了“流星”,经历多轮市场变化也无法将业绩做回去,我们一起来看看。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声明: 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2023-11-21 21:29
下一篇 2023-10-19 10:38

相关推荐